觀霧順遊景點[1]:清泉「三毛的家」
「三毛是誰?」,
這是毛子聽說要去「三毛的家」參觀所提出的問題,其他兩個小孩也是「莫宰羊」,
想不到,只不過隔了一代,三毛的名聲就從天上 Down 到谷底,
三毛要是地下有知,不知作何感想,而一生汲汲於「逐名」的人也該醒了吧!
想當年,三毛在台灣的知名度,真是如雷貫耳啊,唉!世事變化,令人莫測!
2009 / 08 / 23 我們從觀霧下山,回抵清泉時,燦中兄特別安排到「三毛的家」憑弔,
地點位於桃山村落號吊橋上方五十公尺處,三毛在此賃屋居住一段時間,取名為「夢屋」,
她在居住期間翻譯美籍神父丁松青寫的「清泉故事」,
書中描繪在「清泉」純樸的山居歲月中,發生的風土民情感人事蹟,使得「清泉」一夕成名,
清泉 真的是一個 山明水秀 的好地方 ,難怪三毛會選在這裡寫作 ↑
「夢屋」是一間老舊的紅磚屋,位於張學良故居重建位址的對岸,
目前由私人在管理,進入要收門票,屋內分三個區域展示三毛的點點滴滴,
屋外也有詳細的解說,尤其在牆角對於三毛的一生與沿革都報導得非常清楚,
另外,在屋外庭院有簡餐與各類冷熱飲服務,可是據觀察結果,好像沒人有時間享用,
既入寶山,就不能空手而回,我藉這個機會努力讓三位小孩認識三毛,
以激發「有為者亦若是」的向上心,然而特別強調「觀落陰」和「自殺」絕勿模倣,
召集人 在 「三毛的家」門牌前留影 ↑
鈞人 非常仔細地 研讀 有關 三毛 的資料 ↑
在屋外庭院有簡餐與各類冷熱飲服務 ↑
三毛,本名陳平,原名陳懋平,英文名Echo,三毛是後期的筆名,
1943年3月26日-1991年1月4日,出生於重慶,是台灣70至80年代的著名作家,
70年代以其在撒哈拉沙漠的生活及見聞為背景,發表充滿異國風情的散文作品成名,
她慣以第一人稱寫作,最特別的為文技巧,在於把故事中『我』提升到一種程度,
——代表讀者,導引讀者跟隨她進入神話,
這可以說是一種獻祭或救贖的過程,
透過作品使得閱讀的善男信女得到一種滿足。
因長期喪夫 [ 註:荷西 ] 之慟,三毛於1991年住院治病時自殺身亡。
一生充滿傳奇 的三毛 ↑ [摘自網路]
走過三毛的故居夢屋,總幹事有 2 點感想:
1. 設若我跟三毛一樣在清泉閉觀 3 年,能不能寫出一樣感人的文章,轟動「文」林?
2. 一個人過世之後,其名聲足以讓後人設館紀念憑弔,這一輩子值得了!
--------- 甚至於在大陸蘇州周庒風景區有一家三毛常去喝茶的茶樓,在三毛
過世之後,因她而更名為「三毛茶樓」,店內還特別介紹三毛的事
蹟與在店內活動的情形,可惜當初只是路過參觀,沒時間進入店內
喝茶,致三位小孩沒能留下深刻印象。
在大陸周庒有一間「三毛茶樓」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