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管如何有效展開 數據管理 講義
1.數據管理的重要性:
1.1 無標準、即無管理,無數據何來標準?
1.2 不懂得統計的幹部,只能算半個幹部。
1.3 數據說明事實,事實勝於雄辯。
1.4 管理大師名言:
「管理的第一步,要培養數字觀念」。
「一百個直覺,不如一個正確的數據」。
2.不良(過去)的管理方式:
2.1 使用舊有的手法:
K.K.D.式:
ˍˍˍˍ K:直覺
ˍˍˍˍ K:經驗
ˍˍˍˍ D:膽識
2.2 缺失:
(1) 誤判。
(2) 不客觀。
(3) 憑個人喜好。
(4) 決策動機不善。
(5) 易形成「大小聲的管理」或「臉色管理」。
3.正確(現代)的管理方式:
3.1 依據事實的手法
F.C.式
________ FACT CONTROL
3.2 優點:
(1) 判斷正確。
(2) 客觀公正。
(3) 鐵面無私。
(4) 支持您的建議或決策,易為上司接受。
(5) 是您管理之利器。
4.數據在公司的用途:
4.1 作為管理用:建立管制基準。
42 作為改善用:用數據尋求改善重點。
用數據證明改善效果。
(1) 把握現狀 (EX:查檢表)
(2) 解析製程 (EX:直方圖)
(3) 效果確認 (EX:推移圖)
4.3 生產進度安排、調節。
4.4 作為品質上的判定。
4.5 作為排解公司內的糾紛。
4.6 作為證明「Idea」之可行性。
4.7 作為保護「自己」,免受亂棒打傷用。
5.實踐數據管理之必要條件:
~~搜集數據:
5.1 數據的分類:
(1) 依數據的來源分:
a. 原料及製品市場數據。
b. 製程數據。
c. 檢驗數據。
(2) 依數據的先後分:
a.過去數據。
b.日常數據。
c.新數據 ( 改變日常操作條件 ) 。
(3) 依數據之特性分:
a.計數數據(計數值)
b.計量數據(計量值)
5.2 數據來源:
(1)設定資料
(2) 調查資料
(3) 各項單據 [ 如:領退料單據 ]
(4) 公司各種日報表
(5) 查檢表
(6) 其他
5.3 數據的「集中趨勢」與「離散趨勢」
(1)平均數與中位數
(2)變異數與標準差
(3)全距
5.4 數據收集的方法:
(1) 用記錄表記錄。
(2) 用各種裝置或儀器。
(3) 用記錄影片。
(4) 用自動顯示設備(EX:光電感應)。
(5) 用頭腦記住。
(6) 其他。
5.5 數據搜集之注意事項:
(1) 確定數據搜集之條件。
(2) 所搜集之數據是能導致改善之數據。
(3) 要搜集到夠量的數據。
(4) 事先層別 ( 在表格設計上 )。
(5) 摒棄異常值。
5.6 數據整理的步驟:
(1) 審 核。
(2) 分 類。
(3) 列 表。
(4) 繪 圖。
(5) 套 色。
6.數據管理之六大項目:
6.1 P (Product or Productivity)
◎生產性相關或生產力提高活動。
6.2 Q (Quality品質)
◎維持品質及改善品質。
6.3 C (COST成本)
◎降低成本及費用。
6.4 D (Delivery交期)
◎遵守交期達成目標生產量。
6.5 M (Morale士氣)
◎創造良好工作環境與人際關係職場。
6.6 S (Safety安全)
◎ 確保作業安全。
7.主管在現場展開數據管理的步驟:
7.1 配合公司政策。
7.2 調查數據之範圍。
7.3 數據搜集可行性分析與障礙突破。
7.4 設計相關表格使用。
7.5 與上司討論方案。
7.6 正式導入數據管理。
7.7 目視管理與看板管理之配合運用。
8.有效推展數據管理的條件:
8.1 體認數據管理之需要性。
8.2 主管或幹部本身素質的提昇。
8.3 高層管理人員之支持、要求。
84 員工及相關人員之認同。
8.5 配合管理上之目的。
8.6 結合經營上之目標。
9. 個案研討暨報告
[ 分 組 討 論 ]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