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新體驗—武術
------- 中壢訓練所:葉斯專 2006/06/04
1. 結 緣
對於武術我是一個門外漢,功夫的概念僅僅來自武打片,平常連武俠小
說都不看。想想都已經近不惑之年,小孩也兩個,平日忙著工作,幾乎都沒有
在運動,壓根也沒想到武術。只覺得人對於某些潛在喜歡的人、事、物,在接
觸的開始,就會產生莫名的感覺,觸動心扉,喜歡上它了。九十一年看到電視
新聞在報導長洪武術第十三屆長洪盃武術比賽,參賽者從小朋友到成人,幾乎
包含了每個年齡層,每位參賽者都展現出十足架式,就在這短短不到一分鐘的
接觸,當下就決定帶著小一的兒子一起來學武術。
我花了一天的時間,輾轉才找到中壢訓練所的聯絡資料。在接觸前心
想,武術我本身是個外行,外面武館又多,這個長洪武術不知妥當嗎?不過
又想想這個長洪盃舉辦了十幾屆,應該有一定制度與系統,因此也就不再猶
豫,父子倆直接加入了這個團體。跟著廖老師及陳總教練學武至今,一轉眼
四年了。雖然四年的時間對於武術人生而言,只能算是入門階段,往後還有
得學,但在這四年中著實也領悟了不少武學心得,對於前輩而言算是我個人
的淺見,但我也相信對於初學者而言都是寶貴的學武心歷路程。
2. 傳統武術
習武後,碰到親朋好友,都會告訴他們我現在在學武術;一般反應會
直接的問說:是不是像電視功夫片中飛簷走壁,或者像劇校學生的武術表
演?相信大家都會同我一樣回答:我們學的是傳統武 術,與那些是不一樣
的。長洪武術是傳授傳統武術,教學以長拳、洪拳為主。但何謂傳統武術?
對於長洪體系的學員而言,知道且能清楚的傳達給週遭的人是非常的重要,
如何剖析所謂的『傳統武術 』最為適當,我也是一知半解,似乎有點慚愧,
因此藉此機會研討,同時加深自己的印象。
中國武術是幾千年歷史的文化產物,雖然門派眾多,但能流傳至今有
其道理在,因此傳統武術是長洪堅持走的路線,而不像有些轉為譁眾取寵的
新武術。傳統武術以應用、健身及養生為主,其中又以應用為基本的訴求,
至於用法則以門派,套路及教學者的不同,而有所差異,傳統武術追求的是
完整的武術,長洪教學從四方面著手,若能深切體會及應用,學武之路必能
獲益良多:( 以下重點截錄自''長拳之路''一書)
拳道:所謂道,是天人合一的概念。就是由自然的各種陰、陽
、寒、暑、晦、明等大道理,再加上武道精神上所要求
的,可為、不可為等情操、準則。有所為、有所不為
等相關武德的道理,互相整合就是道。
拳理:所謂拳理,指的是武術中健身、防身、修身、養生等,
與拳術、兵器、氣功等各項的組合理論。
拳架:指的是南、北各家武術,所作為標幟的拳術、兵器…等
等套路與組合動作。
拳功:一般我們稱功有軟、硬、氣三功與基礎的鍛練。功法的
目的,是只是配合我們的拳腿,以達到更高的表現能力
。所以老師常說:『練拳不練功,到老一埸空。』
斯專師兄於武陵農場練扇子 ↑
3. 心 態
武術對我而言,是一張白紙,老師教什麼,我就學什麼,吸收什麼。
學習上比較不會出現學習衝突、矛盾。相較有些學員過去有接觸其它系統的
人來的單純許多。過去有接觸其它中式或西方武術者,應該要有歸零的準
備,才能更進一步提升自已。
四年多來,在中壢所習武每週二是老師教新進度,週三是自行練習時
間,我自己幾乎是不缺席,這是自我的要求。期間心中也有過上課時間若晚
半個小時出席,就可跳過練習基本動作的時間,尤其是馬步,後來還是自我
約束,喝阻這種心態。後來更發現總教練上課時間不斷以基本動作示範應用
給學員看,讓我更加體會基本動作不是作作樣子或是單純的熱身運動,其中
蘊藏著許多的技巧,等待我們去體驗與發掘。
4. 自 信
我們常自詡練武除了防身外還可以增加自己的自信心,相反的自信
不足的人,練起拳來效果就大打折扣,當初初學連步拳時,招式打起來死
板,身體僵硬,打完整個套路,根本無法體會及掌握節奏,因此不但氣勢不
足,更遑論美感,緊張起來還會忘招,心中不免嘀咕自己是否適合練拳,但
我還是相信自己絶對可以克服。到了第二年逐漸可以掌握身體中心線,腰力
運用,氣息的配合,尤其練完大刀套路後,讓我對武術更感興趣,目前對於
套路節奏掌握與初學時自覺就進步許多。不過對於比賽、表演以及檢定總覺
得比別人來得緊張,忘招機率頗高,實在是很懊惱,在這方面我發現我們中
壢所廖老師經常安排在所有學員前面讓學員作個人表演,甚至透過社區活動
表演以及集訓的方式來增加學員的成就感及自信心。這些方式的確發揮了很
大的效果。
5. 目標設訂
當初入長洪學習武術,因不了解,其實也沒有太多的想法,只是單
純的練拳,後來發現學會內有檢定制度,設計上由三級開始,逐步升級,
這個設計除了可以檢視自己的學習進度外,也讓學員信心大增。慢慢發現
到了一級甚至段以上,大部份的人產生了恐懼,我自己也有了疑惑,何況
本身頸椎受傷,我可以學到什麼程度不知道,檢定對我有需要嗎?不過認
真想想我們在工作上,最基本的就是目標管理:如年度目標、季目、月目
標、週目標等等。另外我對於小孩子學習任何一種才藝,我也都要求要達
到某種目標:例如我讓兩個小孩子每年暑假學習游泳,學費比一般游泳班
稍貴些些無所謂,但教練照進度四種游法同步教學,我告訴小孩二年後 (小
六畢)將帶他們橫渡日月潭。因此我對自己改變想法,只要身體狀況允許,
也給自己訂下目標,將依學會的檢定制度,逐步參加檢定,一來可以檢視
自己的程度,二來可以自我要求練拳勤練度。
斯專師兄於武陵農場練鐵尺 ↑
6. 喜歡它
練拳是辛苦的,若沒有很大的動力,這條路走起來不僅辛苦且寂寞,
學習過程中除了要有信心、耐心、恆心去克服面臨到的瓶頸外;對於武術
若能把它轉換成自己喜歡的東西,成為身體的一部份不可或缺,如此在學
習的過程產生的就不會是辛苦的煎熬,而是愉悅的成果,並變成我們生活
的一部份。
----- 葉斯專師兄今年39歲,任職於桃園裕僑汽車
公司經理,專事PEUGEOT[標緻]汽車的買賣
與維修,於2003年1月1日加入長洪中壢,與
公子葉時瑋共同修練傳統武術,於去年加入
「長洪會」,為本所的培訓教練。
- Oct 19 Fri 2007 23:12
葉斯專師兄心得報告:人生新體驗—武術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