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m43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「管理」概念之二:公司的管理
我們經常聽人家說:「這家公司一點制度也沒有,亂七八糟的!」,
所謂 ''一點制度都沒有'' 表示這家公司真的是沒有「管理」,
有管理的公司,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制度 [或叫 ''標準'' ],
那公司的管理要如何推動與運作呢?
一樣是P→D→C→A,不過這裡的PDCA的概念會比較清楚點,會比較大一點,
在這裡「P」是「制訂公司標準 〈簡稱:S.O.P(標準作業程序)〉及基準」,
「D」是依公司的S.O.P(標準作業程序)來執行,
執行當中要「C」檢查實績,
如果說有些項目沒有達到基準的要「A」修正,
公司管理 的圖解 ↑
一家公司裡的規章制度、管理辦法越完整越好,
例如公司有「生產管理辦法」,把生產管理的動作很詳細的規定出來,
所有公司的人員都依照這個辦法來執行生產管理動作,
生產管理的執行過程與結果一定會要偵測,這個偵測就是C,
偵測現場的人員有沒有達到目標,生產量有沒有達到基準,
有達到基準給他獎勵,沒有達到基準的採取一些懲罰的動作[修正],
使跟不上的人能變得更好,所以能達到公司的目標,
萬一沒有達到標準要採取異常原因分析及對策,這就是A,Action,
所以在一般公司透過表單來完成PDCA的動作,使公司越來越有制度。
當我們看到一家公司,有八十幾個以上管理辦法,
幾乎所有公司裡面會發生的事情,都有制度或辦法來規定公司裡面員工的動作,
因此這公司裡面的所有主管和員工,做任何事情都有一套固定做法,
不是「黑白」來的~(沒有照規矩來做),
也不是換主管就換腦袋或換程序、表單,
所以做事有照規矩來,就會有魄力,這樣穩定性就很高,
不會動不動就出差錯,
穩定性高,當然競爭力就高。
在管理上有一句名言:
「管理制度化,制度表單化,表單電腦化,電腦簡單化」,
可見「公司管理」與「建立制度」的關連性和重要性。
註:1. 本文觀念同樣適用於任何組織機構。
2.「標準」是指公司裡的單一管理辦法,是單數,例如:請假管理辦法。
「制度」是稱公司裡的很多管理辦法,是複數,例如:人事管理制度 [可能有 36個辦法]。
jm43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「管理」概念之一:個人的管理
管理基本的概念,它的道理非常簡單,可是真正去做或是執行,卻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,
在這裡我用很有系統的方式跟大家作說明,這些道理都非常清楚,各位也可能耳熟能詳,
重點是瞭解這樣的知識之後,要依照這樣的方式去執行,直到變成你身體的一部份,
我相信這對於你將來做任何事情都有很大的幫助,這是從我自己身上體會到的。
我們常用來罵人的一句話:「你這個人怎麼這麼不會管理?」,我們從這裡開始吧 --------
從工作執行來看管理
做事情要PDCA,P就是「計劃」,D就是「執行」,C就是「檢查」,A就是「修正」,
這樣的說法比較專業一點,換成口語的說法就是:
「當我們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,先退一步來想要怎麼把這件事情做好?
想過之後,再根據所想的一一執行,而在事情執行當中不斷的檢查討論,
有沒有按照原來的計劃順利進行,如果有偏差或者沒按原來計畫,
就要採取一些修正調整的措施,直到這件事圓滿達成為止。」
這就是很口語化的做事之基本概念。
從剛才那段話來檢討一下,當我們做一件事情時,先退一步來想,到底要怎麼做?這就「計畫」,
接下來一定要根據計畫一步一步去「執行」,不是蠻幹或是盲做,
而執行當中不可能事事如意,要不斷回顧、「檢討」一下,
方向偏了,趕快採取「修正」措施;
如果事情都很順利,就沒有第四個動作,這構成了整個管理的循環概念。
所以做任何事情,計畫,執行,檢查,修正,就是那麼簡單。 個人的管理 圖解 ↑
這個道理容易了解,但是一般人在面臨事情的時候,通常不會記到這四個原則,
可能會忘了計畫,或是已經很慎重的計畫了,卻以為所有事情都會很順利,而沒有檢查,
結果到處出錯,以致最後必須忙著去救火,
所以通常在做事情的時候,常會漏掉這四個循環的一兩個要素,這樣往往把事情搞砸,
各位要特別注意,概念非常簡單,但重點是如何把這四個步驟變成身體的一部份!
做任何事情的時候,若都能按照這四個步驟去做,就很容易成功。
所以何謂管理?就做事情來說,亦即 PDCA而已,
好,以一個旅遊規劃案子來說:找地點、確定日程、確定活動訊息、確定參加人員、
安排食宿、雨天備案、提出簡介宣傳還有細節內容……等等,這些都是在計畫;
當天的時候,運籌調派人員、誰是車長、誰是清點人數的、誰是準備器材的、
誰是整個旅程帶隊、壓隊的等等,按部就班出發旅遊直到安全歸來可以說是執行。
臨時應變是檢查後的Action[修正],萬一有什麼狀況的話,你要去做一些處理或調整,
例如途中經點名清查後發覺有人未準時集合的話,馬上要應變處裡,以免耽誤行程。
至於結束之後的討論當次的過程……這些都是屬於第三個動作:檢查,
事後檢討作為下一次活動的參考,可以藉這次活動調整修正下一次的旅行,
這樣活動就會越辦越好,發生的缺點會慢慢修正,以後就不會發生同樣問題。
一個PDCA的動作,道理雖然簡單,
但是實際運用要一段時間,才能變成你身體的一部份,變成你身體一個無形的東西,
只要你遇到事情,不論是規劃一個長洪武術博覽會這麼大的事情,
或者小到今天晚上的約會,也許是很重要而且是初次約會,同時她是你理想的伴侶對象,
你一定要好好的PDCA一下,成功的機率就會比較高,
如果抱著「到時候再說」的話,晚上見面時再講要去看電影,或是要去哪裡逛,
那麼以後就很難再約她出來,這就是沒有計畫。
所以,不管多大多小,想要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的話,
請各位注意到PDCA四個步驟。
「4W2H」
我問各位一下,PDCA那一個重要?
告訴各位“P”最重要,也就是計畫最重要,
通常計畫的時候我們要做什麼事情?計畫什麼?……實際上就是:「4W2H」,
亦即你要考慮到什麼時候要做?When; 什麼地方做?Where; 什麼人來做?Who;
然後做什麼事情?What; 再加上一個How用什麼方法來做? 跟how much?花多少錢來做?
一般在企業裡面,如果一個主管在思考一件事情,為了避免漏掉什麼東西的時候,
就可以很呆板的用 When、Where 、Who、What、How、How much一個一個套上去,
把這樣套上去成為一句話,就表示計畫做好了;
只要按照我所規劃的時間地點人員去做,這些事情成功機率就比較高,
這是很笨的做法,但這也是最保險的做法。
結論:問:何謂「管理」?
答:「管理P - D - C - A 而已,P 最重要,P 4W2H 就成啦!」--- 此即管理口訣。
jm43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『5S+S.T.D+D.M+C.M.M+日常管理』
──提升企業經營水準的速效法則 華宇企管副總 廖秋陽 現代企業管理手法,琳琅滿目,不一而足,從早期的QC到TQC,再延伸到近代的TQM,一家企業剛做完ISO 9000品保系統,接著又執行ISO 14001環保系統驗證,忙完ISO 14000,聽說又有什麼ISO 18000工安衛標準?令企業的管理人員感覺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,幾乎要高舉雙手喊著:「我真的快被〝管理〞打敗了」。
其實,根據筆者多年輔導企業的經驗,在這些眾多的管理手法中,可以拉出一條脈絡,不但簡單易行,而且可以讓一家起步著手建立制度與改善的企業,在短短10-12個月內,便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,其內涵可以用「5S+S.T.D+D.M+C.M.M+日常管理」來串連,亦可稱為「提升企業經營水準的速效法則」,茲分別說明如下:
1.以「整理整頓」(5S)做管理紮基工作:
5S整理整頓活動是塑造良好工作環境的一種手法,本質上,5S整理整頓包含了5個可以具體執行
的項目,亦即:
.整理(Seiri) :在工作現場,區分需要與不需要的東西,其別名叫「分類」。
.整頓(Seiton) :將需要的東西加以定位置放,並且保持在需要時立即取出的
狀態,其別名叫「定位」。
.清掃(Seiso) :將不需要的東西加以排除、丟棄,以保持工作場所在無垃圾
、無污穢之狀態,其別名叫「排除」。
.清潔(Seiketsu) :維持清掃過後的場區及環境整潔美觀,使工作的人覺得乾淨
、衛生而產生無比的幹勁,其別名叫「美觀」。
.修身(Shitsuke) :日文原文「身美」,筆者譯成「修身」,在現場進行上述4S
之活動,讓每一位同仁養成良好習慣,並且遵守規則,使做到「以廠為家,以
廠為校」之地步,其別名叫「習慣」。
在企業內是基於下列的目的來推動5S:
.為了提供一個舒適的工作環境。
.為了提供一個安全的職業場所。
.為了提升全體員工的工作情緒。
.為了提高現場的工作效率。
.為了穩定產品的品質水準。
.為了增加設備的使用壽命。
.為了塑造良好的公司形象。
.為了創造一個能讓親友參觀的廠房。
因此透過5S,使「地」、「物」明朗化,「人」身美化,在人、事、時、地、物、財等六項管
理對象中,完成50%之項目,此即「管理第一步OK」。
2.以標準化活動(S.T.D)做管理延伸工作:
所謂標準化活動,即依據各公司實際狀況,合理的制訂人、事、時、地、物、財的說明書
、作業方法、業務手續、事務基準等規定、規格或標準。並且有組織的、靈活的、有效的
運用這些標準,以達到經營管理目的的一切活動,在前段的敘述,正好符合ISO 9000的
口號:「寫我們所做」,而後段的敘述則符合另一句口號:「做我們所寫」;由此可以證明
,在企業內建立ISO 9000品保系統,實際上是在推行品保作業的標準化活動而已。
因此,為了減少內部作業與品質的變異,企業有必要進行標準化,將組織中各重要的管
理程序(例:人事、業務、生產……等)加以規範,從而建立規章、辦法、作業指導
、表單,以及各相關管理基準,要求相關人員遵行,以達成「共識共行」的目的,且
基於5S活動,全員已養成良好習慣,故對此規範之共行,會有水到渠成之效果,此即
「管理之延伸」。
3.以數據管理(D.M)做管理落實的工作:
在管理上,吾人都知道:「一百個直覺,不如一個正確的數據。」因此,有效運用數據
,以便做好管理,自有它的重要性,身為企業的管理人員,當務之急,首推培養數據觀念。
幾年前,筆者曾輔導桃園地區一家運動器材產品外銷加工的工廠,有一天,在加工的現
場發現一個很不合理的作業安排,其作業方式概略如下:
作業名稱:舉重器舉重把手彎管加工
作業配置:二人一機
作業狀態:甲作業員為操機員,執行取料及四次彎管的動作。
乙作業員為排料員,將甲做好的半成品接手後,在墊板上排列整齊
,以便送到後工程。
在整個作業週程期間,乙作業員大部份時間都在站著發呆,我以多年從事現場改善
的敏感度,找了該單位主管討論這種浪費的現象,只見該單位主管跟我講了一大堆
理由,證明他的安排是有道理的,眼看無法改變他的觀念,於是捲起袖子,花了一
個小時,針對該作業系統作了一項工業工程的「人機配合圖」分析,從而計算出乙
作業員的閒置率為81%,每日閒置損失成本概估為648元,有了這個數據以後,
我就直接去告訴老板說:「你有一位員工,每天站在現場6個多小時,不用做事情
,而你每個月要白白付給他16800多元新台幣。」老板一聽,大為緊張,立刻要求
該單位主管加以調整改進。
在上例中,筆者用數據很客觀地分析問題點,並作比較得失,再引誘老板的注意
,最後,成功地說服了他依照我的建議去做改善,這就是數據管理魅力所在,也
正凸顯了它的重要性。
根據前節所述,標準化活動的目的之一,旨在設定管理的基準,而基準的設定,
不是吾人主要的目的,達成管理績效,才是真正的要求,因此,必須將在執行階
段所測定的實績與已建立的基準相比較,得出差異,再根據差異來判定單位或
部門主管之實際管理成效,表現好的,繼續保持,表現不好的則要求其作原因
分析與對策處理,以防止再度發生同樣的異常。
數據管理可以說是依循在公司建立各項標準之後所拉出的管理手法,它可以應用
在P.Q.C.D.M.S中的各個層面,如在「生產管理辦法」中拉出「生產效率」、「產能
標準」等管理要項,在建立基準之後,納入C.M.M與日常管理,使得管理更能落實。
(註:本段文章引用拙作「數據管理實戰技巧與手法」中第1.11及5.4節)
4.以顏色管理(C.M.M)做管理強化工作:
利用企業顏色管理中的「顏色優劣法」,將管理上的績效以綠、藍、黃、紅等四個顏色
小圈 圈來表示優劣等級,列管全公司員工或業務活動的項目,日日由高階主管或有關人
員公開評等見報,使員工對自己的行為立即得到報償,好的保持,壞的設法改正,而與
企業的目標徹底結合;這種管理方式是給公司現行的整體管理結構披上一層特定的色彩
,使之造成易懂易行,人人遵守的「目視管理」,在使用上也會大量地運用「看板」。
簡而言之,顏色管理,是運用顏色分級,將D.M管理所得之數據充份套上特定的色彩
,並且以目視看板之標示,直接告訴同仁,以加深其印象,好的保持,不好的立即改善
,因此可以達到強化的效果。
5.以日常管理做企業提升與永續經營之工作:
日常管理,為企業為了保持現狀、維持實力所做的一種管理方式,即在企業內先制定各
部門應遵循之標準與評價基準,各部門根據標準確實執行,主管再根據評價基準來判定
作業結果之良否,如果良好,則繼續執行,如果不好,則加強教育訓練或修改標準,依
此每天固定之做法謂之「日常管理」。
日常管理可以整合「5S」、「S.T.D」、「D.M」及「C.M.M」於一堂,並據以建立或
架構公司整體的制度與文化,一般而言,日常管理會在各部門或各公司以「日常管理
實績月報表]來呈現,並透過定期會議檢討及對策改善方式,以達到P-D-C-A運轉之管
理功效,而透過制度P-D-C-A之運轉,整合全公司之各管理活動,使內部運作上軌道
,體質大幅提升,則公司可屹立不搖,訂單將源源不斷,進而更大的企業利潤,垂手
可得也。
以上便是在短時間之內,即可提升企業營水準的五個管理手法,筆者認為管理法則不在於高深莫測,而在於簡單易行,速效實用,如能將以上五個管理手法務實地串連運用或檢核改進,相信絕對會帶給 貴公司意想不到的成效。
jm43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我當然選擇''復興航空'' ------- 廖秋陽 2007/11/28
承蒙復興航空公司抬愛,
在1999年到2002年之間,委託本人指導從空服部、機務處以至於擴大到公司全服務系統,
通過嚴苛的ISO─9001國際品質管理標準驗證,
在整個輔導過程中,也讓我對於航空公司的作業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復興航空公司ISO--9001授證典禮 ↑ [後排左5即是秋陽]
2007年8月23日早上和家人搭乘復興航空公司GE-351班機赴澳門轉大陸蘇州出差兼旅遊,
由於之前出國都沒有碰到復興航空的航線,剛好第一次搭澳門線有其航線,
我刻意要求代辦的旅行社安排復興航空的班機;
上機後未表明身分,在一旁靜觀機組人員是否依照S.O.P來操作,
順便驗證該公司在通過ISO—9001多年後之有效性與持續性,
結果發覺該機空服人員每個人均面帶微笑,給旅客很大的親和力,
在整個航程中也都能依公司既定S.O.P來執行相關服務事項,
甚至在未滿載的狀況下,能夠主動分散旅客,減少前段擁擠情形;
尤其要提的是當天的空少相當機警,
看見我的餐盒主食久久未吃,會來關心詢問是否不合胃口,讓人倍感窩心;
在臨下機時我向座艙長詹玉琳小姐表明身分,她才認出我,
我給她的機組人員“服務最佳,品質第一”的讚譽,同時要求合照,以作紀念。
秋陽全家與復興航空優秀服務人員合照 ↑
復興航空給我很多的學習機會,也能夠善待和尊重專業顧問,
她更是我親手帶出來的ISO─9001品質資優生,
搭乘空中巴士,我當然選擇-------''復興航空''。
jm43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談企業管理的「變」與「不變」
------ 廖秋陽
世界上,很多事情看起來好像千變萬化,但仔細分析下來,卻有它一定不變的道理,例如人的面貌相完全相同的人,造型各異、儀相萬千,在地球人口63億裡,我們絕對找不到兩個長但是不管臉孔如何變化,它就是一張嘴、一個鼻子和兩個眼睛的組合而已,因此,若能針對繽紛世相、人生百態掌握這些不變的道理,則對看清楚事實真相或執行工作任務,會有很大的助益。
近代企業管理工具和手法不斷推陳出新,其內容如過江之鯽、夜空之星,令人目不暇給,有時更令企業主管不知所從。 就歷史沿革而言,在十八世紀工業革命之前,幾乎是「有工廠,無管理」的時代;到1880年,美國泰勒先生提倡「科學管理」,才逐漸拉開企業管理的序幕;1954年,美國學者彼得杜拉克先生(Peter F. Drucker)提出「目標管理」,在舊有的管理上添加了人性因素和行為科學的考量,使得管理功能更具人性化;接著在1902年,美國人推出「無缺點運動」,強調自主檢查、全員品管、一次就把工作做好的觀念,巧的是,同年日本人在國內推行「品管圈活動」、「改善提案制度」,它把以上觀念具體實踐,因而將日本提升到「世界第一」的品牌與價值;到了近代,國際標準組織(ISO)於1987年在歐洲推出「ISO-9000品質管理標準」,整合了全世界的品質管理制度與架構,立刻造成風潮,世界各國企業紛紛在公司內推動ISO-9000品保標準,以便能夠趕上時代管理潮流,而十多年後的今日,「6σ專案改善活動」刻正挾著其超強的電腦統計軟體及精確的改善步驟,大有取代ISO-9000標準,成為新一代的管理盟主,也迫使企業主管急於轉向,掌握與抓取此最新和最完整的管理工具與手法,以免在新一波的襲捲中被淘汰。
這種隨著管理手法不斷演進,而更新組織管理內部活動的歷程,茲舉國內某知名電機公司之範例加以佐證,如附件1 [略]。
另外,就機能構面而言,企業管理本身,即在企業內運轉計劃、組織、指揮、協調、控制等機能,或者也有人說是計劃、執行、查核、對策等機能,但不論何種機能,其中每一個單項都可以說是一個管理手法,例如由美國包熙迪(Larry Bossidy)和夏藍(Ram Charan)兩位管理前輩所合著的「執行力」一書即曾經在2003年初於全世界及台灣造成推行熱潮,很多企業都在內部成立讀書會和討論發表,設法提昇公司在各項專案和工作的執行力,以確保整體目標及任務的達成;此外,在公司裡面所呈現的管理活動不外人事、業務、研發、生產、品質、資材、環境、安衛及財務等管理,而所有管理手法,旨在確保以上這些管理功能之流程合理、經濟有效、裨達成公司經營的目的,而這些管理功能也是構成管理領域很重要的項目。
從以上的說明,讓我們瞭解到現階段企業管理的手法的確多如繁星,真的會讓企業主管眼花撩亂、無所適從,這種現象正是企業管理的變化面,並且這種變化會一直持續下去,永不停止。
企業或組織機構的主管面臨這種管理的多變性時,要如何因應呢?其破解之道,只有在這種變化中掌握其不變的道理,如果我們將以上所提林林總總的管理手法加以逐一分析、概略歸納的話,可以看得出來,在這些項目中,基本上可以很容易的區別為兩種活動,亦即「管制」(註1)與「改善」,而這就是管理不變的道理。
茲說明如下:
‧管制:在企業內所執行的一種「保持現狀,維持實力」的工作,
例如某公司現場效率95%,要設法讓這95%的績效不致下
降,因此必須執一 些管制的手段,例如日常管制或生產
管理制度 化…等工作,管制的工作是企業最基本的活動。
‧改善:在企業內所進行的一種「打破現狀,提昇實力」工作,依
前例,生產效率為95﹪而該公司如要設法讓95%的績效提
升到98%,以加大競爭力,則必須在組織內進行一些改善
活動,例如:工作改善或流程再造…等活動,以集合相關
部門的力量來打破現狀、提昇水準,否則95%不可能平白無故跳
到98%,改善的工作在企業內 比較偏向於目標或專案式的活動。
管制是一種保持水平的工作,而改善是一種垂直向上的工作,企業的管理就是在這種水平與垂直交互運用當中,進行一連串的「在穩定中求進步和在進步中求穩定」的活動,致使企業得以生生不息、青春永駐,為了證明這種不變的道理,茲將附件1[略]之管理項目重新編排成附件2 [略],供作驗證及參考;因此,未來如有專家再推出新的管理手法,我們只要簡單的說:「哦!又有人在管制或改善當中,推出新玩意了。」
註1:正統而言應該是『管理』,但在本文裡為
主題『企業管理』中的管理避免混淆,故
改成『管制』,影響不大。
jm43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